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元宇宙试验场项目: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

2023-09-25

数字时代背景下,“元宇宙+教育”应用的可能性正在被不断探索。它为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及教育教学治理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模式,而且日渐丰富的数字技术使得教育元宇宙(Edu-metaverse)已不仅是畅想,更具备实际教学场域架构与关键技术能力。它可在高度沉浸的虚拟世界中开拓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学场景并实现强交互学习活动。

因此,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新赛道与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审慎推进的需要,2022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元宇宙课题组于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发布并推出教育元宇宙试验场项目。项目创设 “云管理平台+数字资源库+物理空间”模式,以助力基础教育更加个性化、前沿化、公平化教学。该项目入选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元宇宙创新应用案例集,并评为2022年上海教育博览会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标杆案例。

项目设计接入舱、空间站与实验室大中小三种规格物理空间。小型接入舱可容纳3-5人,适配于学生自主探究型微课学习或体验;中型空间站容纳15-20人,适配于多元、灵活的小班化教学,是最适配教育元宇宙属性和要求的规格,也是教育元宇宙试验场物理空间中最为重要和主体的一款实体科技空间;大型实验室容纳20-40人,适配以教学班为单位的相对传统课堂。其中接入舱为标准化可移动封闭舱体,空间站和实验室均依托普通教室改造。

三种物理空间都是将CAVE、MR、AR、全息、具身交互、数字人等多元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软硬件深度集成并实现多通道接入的一体化智慧教育空间,搭载高沉浸和强交互的多种三维数字资源。它们都以教育元宇宙教学舱为主体,可为学科教育和综合素养教育提供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场景,更重要地是整合华东师范大学和科技业态的强大实力,补充教育元宇宙所适配的资源与师资,助力教育公平。在这里,师生可突破时空限制开展多元、灵活、自由的教学活动,探索未来教学模式新样态。同时,项目还关注学生在元宇宙场景下的认知、投入、情感表现并开展多模态测评研究,以更好地助力教学策略改进和教学效果提升。2023年起,该项目在中小学开展试点、应用和规模化推广,并从一线教学需求和反馈出发共建共享,迭代完善,以实现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企业生态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层联动,共同探索真正面向未来的新课堂与新教育样式。

图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元宇宙课题组,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

error: 文档受保护,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