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落地我校附属闵行永德学校开展覆盖K12全学段的常态化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日,由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鲁力立高级工程师团队主导开发设计的 “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使用。项目自2024年12月竣工以来,迅速于2025-2026年度第二学期开展常态化教学工作,实现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联动育人与实验培养模式。这也是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第二所试点校,覆盖学生学龄段首次达到从小学1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12年学段,约3000名学生。


课堂建成后,江西省教育厅领导一行前往闵行永德学校参观调研,详细了解了教育元宇宙在提升课堂交互性、支持跨学科教学、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应用成效,并现场观摩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对教育元宇宙课堂的建设成果与教学应用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目前,元宇宙未来课堂已稳定开展以“红色记忆”系列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联合授课,主要面向6至9年级学生。课程依托教育元宇宙实验室环境,融合历史、思政、人文与科技元素,聚焦重大历史事件与红色文化传承,结合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多维认知发展。


截至目前,元宇宙课堂已累计完成从小学到初中30余课时教学活动,覆盖学生总人数超过600人。课堂教学通过虚拟智能体辅助教学、高度情景化的沉浸式场景和虚实交互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与表达能力。元宇宙教学环境不仅为跨学科整合提供了空间支撑,也为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学探索了可行路径,展现出未来课堂的深层潜力。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与闵教附联合组成的教学与研究团队,正围绕教育元宇宙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开展系统性、阶段性的实证研究。研究通过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开展单一学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在传统课堂环境开展单一学科教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中的跨学科教学效果达到传统课堂单一学科教学的5倍以上,其中教学目标达成度为21倍;学生在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中的学习投入度高于传统课堂24%且个体差异更小。这一研究将很快以科研论文形式发表,并为教育元宇宙从项目试点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与理论支撑,也为未来课堂评价机制的构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上海第二所正式投入运行的教育元宇宙课堂,闵行永德学校的成功经验展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数字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继续推动更多数智项目在更多区域学校落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阶段。